周昕若(原西北纺织工学院副院长,79岁)
1982年初,我被组织上派送去教育部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高等院校干部进修班学习。通过学习,在思想上、业务上均有所提高,对教育理论、高校的教育规律以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专业业务知识均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期间还参观了该校的图书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设一个好的图书馆,对高校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同年7月,学习结业回校后,组织上任命我为副院长,分管基建工作。当时基建方面除教学楼主体已封顶外,图书馆也已开工建设,并完成了地下室的人防工程,地面上图书馆的主体建筑也即将展开。我了解到该项工程由陕西纺织设计院设计,根据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指标,已经纺织部批准核定的设计面积为
4000
平方米
,共五层,顶层为一网架结构的报告厅,实际上图书馆的使用面积不足
3000
平方米
。这种设计理念,是很不合理的,报告厅的利用率不高,放在顶层很不合适。不仅图书馆的面积过小,有关功能也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大胆地设想应该停止施工,推翻设计重做。这种思考虽然要冒些风险,可能会遭到上级的批评,且不予批准,耽误了工程进展,从而受到领导及群众的埋怨。但为了长远的利益不惜冒这一风险。于是大胆地向院长姚穆同志提出了这一建议,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并在办公会议上获得了一致同意,正式下达了停建令,我感到十分兴奋。
第二年春天,适逢纺织部教育司在上海华纺召开基本建设会议,会上我大胆地提出了这一建议,郑重宣称:图书馆是学校一项重大的工程,不但是百年大计,而且在高校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具有长远眼光和超前意识,对原来的设计应推倒重做。会上教育司领导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我在当晚找部顾问孙玉栋同志反复申述上述理由,直至午夜一点钟,孙终于明确表态:同意停止施工,推翻原方案,重新设计,并指示:“要很好的调查研究,拿出好的设计方案”。后来,纺织部在整党中虽然有人提出过不应重新设计,从而延误建设进程的意见,但教育司领导仍然坚持了在华纺基建会上的既定意见。于是图书馆的建设另起炉灶,走上新的轨道。
在得到部里重新设计的指示后,即组织了院内有关部门的同志和设计院的人员,到外地参观访问。我们于1983年4月先后参观考察了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学院、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新建图书馆的情况。通过参观考察,进一步丰富了建设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更加坚定了重新设计的必要性和信心,为建设一个好的图书馆奠定了基础。
后来,我们考虑到纺织设计院毕竟是一个专业设计单位,鉴于其技术力量所限的客观实际,我提出了委托西北设计院设计的意见,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正式向西北设计院提出委托书并签订了设计合同。在人防工程的基础上,面积可按
一万平方米
左右设计。实践证明:改变设计单位这一步是正确的。西北设计院拿出的设计是一流的,不但实用美观,而且功能齐全,满足了实际需要。
在施工中,万苏微同志对原设计中装修部分做了进一步的加工修改,外墙加贴白色瓷砖,内部增添了水磨石地面,柱子加贴了大理石,使整个建筑更显得庄严而美观。
我校图书馆落成后,不少单位前来参观,一致反映是一座好的图书馆,在当时西安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中处于前列。该馆的领导和员工也都反映,该馆至今仍然是西安地区高校中的一座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