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西安工程大学办学100年庆
郭明远(原纺化系党总支书记、化工原理教研室教授,71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前身)纺化系化工原理教研室任教直到二〇〇一年退休,在这二十多年教学科研生涯中,亲历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建设所付出的努力至今历历在目。当年我和杨牛珍同志一起,自行研制膜分离实验装置这件事情和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给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了由本人编写教材的 “反渗透与超滤”选修课,在这门课中着重介绍了在环境保护、水的净化、印染废水处理与回收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反渗透与超滤膜分离新技术及其理论,这门课因知识新颖及实用价值高而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对膜分离这一新技术更直观的认识,就想开设相应的实验课,在当时要开设这类实验谈何容易,一无设备二无资金,于是产生了自行设计、自行制作、自行安装一套膜分离装置的想法。说干就干,1987年4月这项工作正式启动了。
设备和流程的选型及设计:在众多类型的反渗透设备中到底如何选择呢?先后走访了几所高校,均无此方面经验可供借鉴,于是就查阅资料文献,反复比对各种类型装置的优缺点,本着“先进、实用、廉价、简单”的原则,选定了平板膜反渗透(超滤)池,这是膜分离的核心部件。这个核心部件全部由我自己设计。又根据实验室具体条件因地制宜,自行设计了封闭式循环流程,绘制了主要设备和流程全套图纸。
自行制作设备并安装:设计和绘图工作完成后,设备购置和安装就成了关键的环节,为此我们向学校设备处提出申请,希望得到支持,很快这个项目得到了3000元的经费支助,我们用约2000元购置高压柱塞泵后资金已所剩无几,怎么办呢?只有自力更生精打细算,尽量用廉价材料代替昂贵材料,如核心部件反渗透池,用造价低廉的ZGCr17Ni2钢代替ZGCr18Ni9Ti钢,其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使用十多年效果一直很好,仅此一项就节省约2000元经费。装置中的管道加工都是我和杨牛珍俩人头顶烈日,骑着各自的旧自行车,带着钢管,往返二十多公里到北郊西安淀粉厂,用人家厂方的加工设备,我俩自己动手,没有花一分钱完成了全部管道的预制工作。整体安装工作原准备请纺织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安装队进行,但收费过高无法支付,于是我们俩自己动手,利用我们曾经在工厂工作时掌握的技能,既当钳工、又当管工、焊工,经过两个多月日夜艰苦劳动,于1988年初完成了全部装置的安装任务,又为国家节省了2000多元的安装费用。
期间,我们还经过近百次的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最佳配方,制成了醋酸纤维反渗透膜、醋酸纤维素超滤膜、聚砜超滤膜等,终于在1988年下半年为学生开出了反渗透与超滤课程实验。在实验课上学生不仅自己动手制备反渗透膜、超滤膜,并可在这套装置上进行膜性能的测定,有效的巩固了理论课所学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自制膜分离装置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十多年中,随着我们制膜技术不断改进提高,这套自制膜分离装置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共承担了十多届环工专业本科生“反渗透与超滤”选修课实验,十多名本科生毕业专题、两名环工专业硕士生研究课题等教学任务,获得一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贰等奖。还利用这套装置完成了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校级课题的科研任务,发表了相关科研论文及教学研讨论文十多篇,多次参加全国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得到同行普遍好评,还有一些高校教师来校参观学习,相互切磋。
岁月荏苒,我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每每想起那段自行研制膜分离实验装置的岁月心里总是非常自豪,能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为教学科研做了一点贡献而深感欣慰。现在国家富裕了,教学科研条件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多了,但我想不论怎么变化,人们的事业心、责任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能变的、是永恒的。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