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臻(原机械系机原机零教研室教授,77岁)
2008年西北纺织工学院建校三十年大庆前,曾让我为校庆志愿者作校史报告,在了解和准备的过程中,我也深受启发和教育。今天回眸百年办学历程,有两点感触很深:一是学校的变迁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苦乐息息相关;第二点是我校代代想传,始终有一支忠于祖国教育事业的教职工队伍,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使学校历经劫难,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时间回朔到1912年,当时的北京有个北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一些有志之士在“实业救国”,“工业救国”的思想感召下创办了机织科。1916年学生毕业,有了完整的教学过程,这就是咱们学校最早的源头。
1924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除原有四科外,又添设了土木工程科、机械专修科。1923年就有研究生班获准成立,正式开课,1925年因经费不足停办。
1927年9月,北京各国立大学改组更名为京师大学工科。
1928年11月,当时的南京政府命令成立北平大学学区,是因为国民党政府首府在南京,把北京改称为北平,这样京师大学工科改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不过仅仅一年功夫,学区制就废止了。1929年8月改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
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不聊生,遭到各国列强的蹂躏,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北平的学生义愤填膺,开展了各种抗日活动,平大工学院的学生在地下党(林枫、任以信、黄念祖等)的领导下,具有爱国传统的师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和反对不抵抗主义的斗争中。如南下示威团遭到军警驱赶,机械科一位曾当过火车司机的男生和几个踊跃当司炉的同学,抢登上火车头要开车。站长一看不好,立即报告,当局才被迫开车。
1935年在“一二·九”学生爱国救亡运动中,平大工学院的学生是积极参与者,“一二·一六”大游行中曾遭军警镇压,工学院有13位爱国学生受伤,激起了更强的爱国热忱。在地下党领导下创办刊物,组建进步社团,如“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等,使工学院的救亡运动更加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1937年“七·七”事变,诺大的北平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平大工学院的师生抱着“宁死不当亡国奴”,不当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下的“顺民”,踏上了到“大后方”去的征途,三五成群,沿着不同路径长途跋涉,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等奉教育部令,在西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当时日军紧逼,频繁轰炸西安,师生又开始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涉渭河,越秦岭,登柴关,过风岭”,历尽风餐露宿,饥渴劳累,终于到达陕西城固县。途中有教授和学生不幸葬身异地他乡者。
1938年4月奉教育部令,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考院,在古路坝、南郑、勉县设分校。7月,教育部又令西北联合大学中的工科,即原有的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等工科在城固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简称西工),西工设有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学、纺织、水利、航空八个系。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工迁校咸阳,这时纺织系来自北京等地的教授们大都返回京津,这些老先生就是后来的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在的天津工业大学)的元老及创始者。
1949年咸阳解放,西北工学院迎来了新生。朝气蓬勃的新中国为学校的发展迎来了机遇,西工从南通学院纺织科(当时设在上海,即后来华东纺织工学院现在的东华大学的前身)聘来了李有山教授,他带着四位优秀学生一起到达咸阳,其中就有现在的的姚穆院士;又从交通大学纺织系(系主任是陈维稷教授,即后来的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调来了李辛凯教授,他对纺织系包括实习工厂的建设以及我校的设立都有过极大的贡献。
1952年3月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山西大学纺织系并入了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我在1952年秋考入西工纺织系,当时纺织系有八大教授,又有姚穆、刘介诚等新生力量。在学习俄语的气氛下,西工纺织系的教材建设走在了其他纺织高校的前边。
我入学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恢复,准备大规模建设的前夕,需要培养大量的建设人才,因此新生中有大批来自部队的同学,身着黄绿军装,新生列队一片黄绿色,成为学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55年4月院系调整,把西工的八个系分开了,机械系与来自南京的航空学院合并建成了西北工业大学;以土木系为基础成立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即现在的建筑科技大学);以矿冶系为基础成立了西安矿冶学院(即现在的西安科技大学);以电机系、水利系为基础建成了西安动力学院等等。而纺织系则拟与天津大学纺织系合并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当时以老院长秦天泽为主任的筹建处已成立并运作。但后来由于国家经济形势出现了马鞍形变化,建校计划未能实现,这往后一推,西北纺织工学院晚成立了二十多年。
交通大学自上海西迁西安,1957年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和新成立的西安动力学院并入交通大学西安分部。原西安动力学院校址改为交大北区,地盘宽阔这又为纺织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实习工厂应运而建。
按1957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下放一批干部到大工厂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劳动锻炼,我被分到西北国棉五厂。本来说是一年,后因学校实习工厂需要,提前调回,任机织车间负责人。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下,实习工厂发挥着教育基地的作用,由师傅指导学生们轮流换班劳动;另一方面实习工厂要为地方工业发展服务,例如要生产造纸毛毯,为此派我去天津仁力毛纺厂学习和了解生产工艺与技术要求。我到生产第一线跟班学习体验过,至今天津师傅们的开朗与幽默仍历历在目。
在毕业设计要面对生产实际问题的要求下,1960年我先去北京纺织部纺织设计院学习和准备,后又有几位教师一同带领毛专及60届的毛纺织专业部分学生前往北京纺织部纺织设计院,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电子计算器,为给下一步提供准确数据有的同学要通宵赶任务,各组热情很高,都很愉快,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回校后,纺织系曾在交大有关会议上作过纺织系结合生产实际“真刀真枪”毕业设计的报告,并进行过系间交流与学习。
1960年,以交通大学水利、纺织两系为基础,合并化工学院等成立了陕西工业大学,校址仍在原动力学院的校址。那时正逢国家困难之际,吃饭都困难,新建院校更是举步维艰,只好从水利和纺织两个老系中抽调人员支援新单位。后来我才知道田鸿宾校长曾要调我去机械系,因纺织系不放人才没实现这事。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高等教育首当其冲。
1972年2、3月间,原陕工大军宣队王政委在教职工大会上口头传达陕工大调整,把纺织系并入位于咸阳的西北轻工业学院,其他系分别并入别的高校,仅留下机械系与已来陕的北京机械学院合并在原址上成立陕西机械学院。这个传达很突然,为什么是口头而不见文字呢?后来才发了陕西省革命委员会1972年一号文件。当时北京轻院来陕在咸阳轻校的校址上搬迁建校,自顾不暇,并不具备接纳纺织系的条件,纺织系根本无法搬迁。
这么仓促决定,使纺织系忽然在原校址上由主人一下变成了客居他人屋下不受欢迎的人,一时间弄得纺织系无处容身。
但是纺织系毕竟是一个办学几十年的老系,广大教职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人心不散,共度难关。不少教工通过各种渠道向各有关组织反映情况,为纺织系的前途奔走呼号,赢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同情与支持。
另一方面,大家商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得有学生,有了教学活动才能有生命力。达成共识后,一切都为教学延续作准备,以此为动力行动起来。在轻院有关方面及地方纺织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于当年(1972年)即在原址上招收了第一期工农兵学员。在教学工作艰难进行的同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要解决校舍无着落的问题,四方奔走八方努力,几经周折在西安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纺织系终于定点在现在的金花校区地址。从此开始了人力和物力的各项准备工作。纺织部一直关注并大力支持,1976年开始陆续建设校舍,师生都参加了建校劳动。记得在打夯时,教师们欢快的号子声是:“臭老九呀么呼嗨,加油干呀么呼嗨!”当年为西北纺院建院伤过脑筋,出过力的许多老人已故去,现在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978年2月纺织部与陕西省商议,征得同意后,纺织部上报国务院审批,西北纺织工学院从此诞生了,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我也由纺织系调动到了新建的机电系。
西纺从筹建到成立后,一直在努力扩充专业,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逐渐招收研究生,到1986年有专业获取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到1999年学院经发展后确定要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等相结合与渗透的多学科发展格局,把学院办成一所多科性大学。很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发展成大学。
2001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同年12月姚穆教授当选工程院院士。学校与解放军总后总装备部合作,为解放军的新军装做出了贡献,题为“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个新起点。
此后全院都为三大目标奋斗,即一更名大学,二申请博士授权单位,三争取建设新校区。
几经周折,于2003年元月新校区定在临潼区文化科技园,就是现在这个临潼校区。学院在办教育的同时,关注社会。大家记得2003年“非典”肆虐,咱们学校设计开发的第二代抗“非典”医用防护服经陕西省指定医院四医大唐都医院选型试穿,最后通过了三套医用保护服及防护口罩的款式设计方案,这年9月有关人员荣获“陕西省防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临潼校区启用典礼,至今已有八年光景,学校已成规模,并仍在发展建设中。
2005年11月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考察更名工作,对学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到2006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紧接着就迎接本科教学评估,2007年下半年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先后派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来校全面考察,进行了细致的全面考察评估,最后经教育部汇总评定,结果是优秀。此后学校一直在不断发展中。
从咱们学校百年办学历程来看,学校的变迁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抗日战争时期师生颠沛流离,长途跋涉,在陕南住茅屋,点油灯;文化大革命中更是为生存而奋斗。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多年来学校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终于追上了时代的步伐。现在学校专业较齐全,在校学生已达2万多名。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百感交集,忆往昔,悠悠岁月历历在目,看今朝,光辉足迹奋发进取。
今天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谨希望我与之共命运六十年,如今的西安工程大学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