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党建工作 | 政策法规 | 群团组织 | 服务指南 | 养生保健 | 离退休园地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缅怀:我眼里的姚穆老师
2025-02-24 16:24   审核人:

看见姚穆老师去世的消息,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思绪也飘出去很远。

我第一次看见姚老师的名字,大约是在2002年暑假。

那时我还在读大学,一名好友在西安工程大学上学。当时,学校已经改了名字,但作为一个关中人,对于金花路边的这所学校,我们更习惯于叫它“西北纺院”。

那个假期,我从武汉回到西安,和好友相约去西北纺院逛一逛。好友带着我行走在校园里,一边走一边介绍学校的情况。

那时,西北纺院的操场还是黑色的炭渣铺成。校园主干道两边,长着两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正值盛夏,绿色树荫下却比较凉爽。

走着走着,远远地看见,两排梧桐树之间拉着一个十分醒目的横幅,大致意思是:热烈祝贺姚穆老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的,由于在纺织领域的独特贡献,2001年,姚老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不只是对他个人学术成就和对纺织行业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西北纺院拥有的一份巨大荣耀。

姚老师是江苏南通人,求学于陕西,然后扎根陕西,从此为陕西纺织教育和我国纺织事业奉献一生。

在我看来,姚老师是西北纺院永远的荣耀,也是我国纺织事业发展史中的一座丰碑。

这10年,由于工作原因,我在多个场合见到过姚老师。

他已年过八旬,但是身体还比较硬朗。每当专题会议上需要讨论行业发展问题时,他会作发言,思维清晰,言语中肯、有见地。

在我们身边,那些寻常的年过八旬的老者,通常早已在家休养。

但姚老师一直心系我国纺织业发展。每一次长途差旅,对于一位年过八旬的长者来说,都是一种艰辛,但他不辞劳苦,愿意为行业发展贡献心力。

高频次出差、采访,难免疲劳,我有时会给同伴诉苦。但每次看见姚老师,都让我觉得惭愧。

我感慨:一个真正的“80”后都这么拼,我有什么理由说辛苦?由此,我对姚老师的敬意油然而生。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年,我面对面深入采访过姚老师一次。

那是一个专题采访,约好姚老师的时间后,我和两名搭档一起来到西北纺院姚老师的办公室。

见到他后,才了解到,头一天晚上,他刚从武汉出差回来。当天早晨,他身体欠安,刚去了医院。因为与我们约好了时间,他从医院一回来,并没有休息片刻,就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当时,我听到这些时,鼻子不由得一酸,十分感动,对他的敬意更甚。

姚老师学术建树颇丰,专业精益求精,但是为人十分低调、和善。

这10年,我每一次看见他,他的穿着都比较普通。他在西北纺院工作的几十个春秋里,学生们常常会看见,他在校园里行走,脚上穿着一双老布鞋。

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那次采访,大概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姚老师十分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我说的不准确的一些概念,他很和善、仔细地给我讲解。采访结束后,我还与姚老师一起照了工作照。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淡泊名利,心里却满满地装着学生。

即便年岁已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桃李满天下,太多学生如今活跃在行业和企业里。

冬去春来,自然更替,永不停歇。

西北纺院金花路校区的校园里,梧桐树仍然参天;校园里美丽的石榴花,每年都会盛开。

然而,校园里,学生们从此再也看不见穿着布鞋的姚老师的身影了。

这个春天,姚老师走完了他95岁的一生。

尊敬的姚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上一条:康赛妮集团深切缅怀首席技术顾问姚穆院士
下一条:姚穆院士出席2010年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现状及发展高峰论坛
关闭窗口
 
· 西安工程大学关于推荐 全省教...
· 西安工程大学校关工委“银龄...
· 关于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
· 关于发放春节慰问品的通知
· 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征集...
· 畅谈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喜迎二...
· 关于选聘首批研究员的通知
· 喜迎二十大书画摄影展通知
· 关于2022年开展第五届金婚庆...
· 关于鼓励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参...
· 关于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建...
-更多-

Copyright ©  2012-2013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仁厚北路二号 邮政编码:710048